忆往昔 寻初心 讲好经管院系发展史

发布者:何峰发布时间:2022-06-15浏览次数:354

      以史为鉴,开创未来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。”学习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习近平总书记曾用“老师”形容“历史”,充分体现了历史的重要性。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,值此新疆农业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,对经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的教育发展与实践进行回顾与提炼。

      农经学科从创立到发展,经历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动荡中的奋力发展,农经学科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,铸就了不可磨灭的辉煌历史。

 

1. 吴华宝教授、崔玉魁书记

 

2.50年代教职工合影

      农经系自1952年建系之初,有35名教职工(其中教师28名)参加了建系工作。吴华宝教授出任农经系首任主任(院长)。吴华宝教授是美国康乃尔大学农经硕士,同时是伊利诺斯大学农经研究所研究员,在美求学与研究期间,出版了《美国之农业金融》学术专著。回国后任教育部(民国)教授,南开大学、金陵大学特聘教授等。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还有:黄翼、阮模、朱希农、朱甸余、吴敬瑗、唐志镛、曹冯德、王必强等教师。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放弃了在内地比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,参加到新疆的建设中,住的是简陋的土坯房子,严冬的晚上紧靠火墙挑灯夜战课是经常的。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宗旨,每学年都深入军垦农场进行实践学习,编写出97部课程教材,其中自编教材66部。如吴华宝主编的《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组织》,黄翼、吴敬瑗等主编《经济活动分析》,唐志镛、曹冯德主编《国营农场生产财务计划》,朱甸余主编《农业技术经济学》(是全国最早教材之一)等。历经33年的建设发展,到1985年已成为新疆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,组建了较为完整的学科组织结构、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,为农经系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

3.茹园、丁鸿博、朱甸余、张学勉教授

      在1968-2002年的十六年间,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关键时期,是农村经济综合发展较快的时期,也是农经系变动、改革较大的十六年。根据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,1993年5月农业经济系更名为经济贸易系。以关立人、柳杏初、朱亚夫、张学勉、陈和钧、刘秀珍等为代表第二批农经学科建设者,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,在艰难岁月中,继承和发扬“华宝精神”,不但完成了人才培养任务,还编辑出版了在全国农经界有影响的教材。如:张学勉主编的《农机站经营管理》(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教材之一),朱亚夫主编的《农村土地规划》(回复高考后全国最早教材之一)参加编写的《农业管理系统工程》(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教材之一)。此外,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,截止到2002年,已重点完成提升学科层次、拓展专业领域、扩大招生规模、加强教学科研条件建设等任务。实现博士点的突破,主持国家级科研级项目3项,承担118项科技服务项目和横向课题,公开出版学术著作23部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4篇。

 

4.50周年校庆教职工合影

      2003-2022年,学院在20年建设和发展中,学科专业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,全面实施规范化教学、强化实践教学,通过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检查评估,本科教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。面向自治区经济建设的前沿,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。近年来,随着农经学科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、强化培养过程管理、丰富教学内涵,使得农经学科逐步发展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。

 

 5.60周年校庆教职工合影

      70年来,一代代农经人他们踏遍天山南北,扎根边疆、贡献边疆,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自力更生、勤奋耕耘、求真务实、开拓进取,主动适应社会需求,艰苦奋斗、默默奉献,为新疆的农经教育事业谱写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,为新疆的农业、农村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。在岁月的积淀下,为更好地弘扬传统,总结办学经验,牢记先驱者的功绩,激励后继者的努力,一代又一代农经人接力传承,汇聚成经管学院独具特色的“华宝精神”。历史表明,农经专业的先驱者和后继者,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期望,他们的辛苦耕耘和默默奉献,将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获取新的回报。

      供稿:经济学学科党支部  张若薇

      编辑:蒋雪婷

      审核:余国新